入汛倆月
收集雨水1200萬立方米
近日降雨頻頻,本市的雨洪利用工程也趁機“喝”了個飽。記者從北京市水務局獲悉,目前全市城鎮地區共建成人工湖、集雨樽等1050處雨洪利用工程,年綜合利用能力達到3000萬立方米。今年入汛以來,這些工程舉措措施共
收集了1200萬立方米雨水,相稱于6個昆明湖的蓄水量。
對
水資源緊張的北京來說,
收集“天上水”并加以利用是省水的好方法。近年來,本市建設了多種雨洪利用工程,
收集雨水,打造“
海綿城市”。
北京市水務局的相關負責人先容,“
海綿城市”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,具有良好的“彈性”,下雨時吸水、蓄水、滲水、清水,需要時將蓄存的水“開釋”并加以利用。它不但能夠充分利用
水資源,還能減少城市內澇的幾率。
一夜大雨過后,昨天上午,記者來到石景山游樂園。在游樂園辦公樓下,4個大鐵罐穩穩當當“盤坐”在角落里,鐵罐一側連接著雨水排線,縱貫到樓頂。“這是集雨樽,也是我們省水的秘密武器!”游樂園工程部的王鍵笑著說,今年4月,游樂園在辦公樓、商廳和劇院建設了76個集雨樽,“胖”的一個可以裝3.5立方米雨水。
入汛以來本市連日降雨,屋頂的雨水通過雨漏管和
收集管線,源源不斷匯入集雨樽,幾乎所有的罐體都已經儲滿。據了解,在兩個月的時間里,石景山游樂園的集雨樽就
收集了110多立方米雨水。“雨水一點兒沒鋪張,都用來灌溉這些綠地了。”王鍵指著游樂園里的茵茵青草說。
通過
雨水利用舉措措施改造,本市也新增了11個“海綿公園”,每年可利用雨洪360萬立方米。在北京植物園,消失40年的櫻桃溝“飛瀑流泉”景色今夏又現,雨洪利用工程的功勞可不小。
北京植物園地處山前極貧水區,一直被缺水題目困擾。固然三面環山,但雨季的山上來水存不住,老是白白流走。為了存蓄雨水,植物園修建了7個人工湖和攔水壩。經由幾年的
雨水收集、水源修養,如今,櫻桃溝瀑布得以重現。據公園治理處的負責人先容,今夏的幾場大雨為人工湖中平添了3萬立方米的
水資源,既可用于綠化,又能作為水景觀供游人觀賞。
不單單是集雨樽和公園綜合
雨水利用改造,近年來,本市水務部分還建設了多種雨洪利用工程,如
雨水收集池、透水路面、下凹式綠地等。這些舉措措施增加了水域面積,促進了雨水的積壓、滲透滲出和凈化。截至去年年底,本市已建設1050處城鎮雨洪利用工程,年綜合
收集能力達到3000萬立方米。今年入汛以來,這些分布在全市城鎮地區的雨洪利用工程“暢飲”雨水1200萬立方米,相稱于6個昆明湖的蓄水量。
北京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先容,本市將繼承加強雨洪水綜合利用工程建設,今年下半年將新建100處雨洪利用工程,充分利用雨
水資源,建設“
海綿城市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