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標題:業界聚焦海綿城市建設 推動城市發展供給側改革
中新網9月26日電 目前,我國城鎮化進程中普遍存在生態環境日益惡化、水資源保護不力、城市雨洪管理系統滯后、管網系統老化、排水能力不足等突出問題,城市建設質量,城市保障功能亟待提升和改善。
日前,以“聚焦領先技術理念,服務中國海綿城市”為主題的“2016中國海綿城市國際交流大會”在南京舉辦。據了解,此次會議舉行了1場主題論壇和5場專題論壇,圍繞中國海綿城市建設模式、實施要點和路徑以及海綿城市建設科研成果與技術創新、城市雨洪管理等諸多
海綿城市是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和重要內容,是關系民生、關系社會及城市和諧發展的城市基礎建設,海綿城市是包含了生命、生產、生活、生態“四生”理念下的文化、健康、旅游、特色產業、商貿物流等特色復合產業集群建設,關聯著城市水環境、水產業、水生態、水生活、水文化五大方面。
與會專家認為,中國海綿城市的建設應遵循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路徑,即從需求端入手,結合“城經濟”與“市經濟”,推動城市發展供給側改革。構建以城市建設與管理、產業投資運營相結合的360度海綿城市開發運營系統解決方案。
海綿城市既要關注農田水利、江河湖泊、生態濕地等“城市生態圈”,又要統籌產業、環境、水源、水廠等“城市生產圈”,同時又需要兼顧城市水務、都市產業、市政道路、景觀園林、城市復興等“城市生活圈”,以“三圈”結構謀劃城市的價值界面、產城的體系界面和項目的制度界面,構建3.0海綿城市的四個層級,即流域海綿城市的大海綿體,地區海綿城市的中海綿體,片區海綿城市的小海綿體,地塊、建筑海綿城市的微海綿體。
據了解,泛華提出的3.0海綿城市體系的建設內涵是推進水生態環境效益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;重塑區域性水環境;實現本區域內的水資源循環利用;解決本區域內水安全問題,以系統思維構建“多規合一”的系統規劃體系,切實推動人水和諧共處、人居環境友好、生態結構均衡、空間布局合理、資源配置高效、跨越可持續發展的海綿城市建設, 提升城市價值。
通過產業、金融、科技人才、互聯網、土地五大要素的疊加,創新海綿城市運營的PPP模式,以戰略為勢,產業為本,文化為源,規劃為綱,海綿為基,生態為體,創新為魂,金融為器為總方針,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,以海綿城市發展創新模式為旗幟,以項目為抓手,以聯盟為平臺,以產業為支點,以金融為翅膀,以信息化為手段,重構“甲乙丙丁+政府”的產業價值鏈和生態圈。
據悉,南京是江蘇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,是泛華集團海綿城市建設的成功案例之一。目前,南京已經制定出臺了《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》,啟動實施了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,明確全市各類新城新區和新建項目在開發建設過程中,必須嚴格落實海綿城市規劃標準;老城區也要結合棚戶區改造、排水達標區建設等,統籌推進,及時跟進,到2020年20%以上的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。《沃蘭達雨水系統全面推動海綿城市建設發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