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日凌晨開始,武漢市遭遇今年來強暴雨,導致城區數十處地段出現內澇,重要交通道路被阻造成擁堵。武漢市政府啟動排漬搶險三級預案,在視頻緊急調度會上,該市市長萬勇痛斥防汛排澇工作存在短板,排漬搶險應急反應慢。
印象中,武漢近來幾乎年年雨季都要出現城區大面積內澇現象。讓逢暴雨必澇、逢澇必堵,到武漢來“看海”成為當地民眾調侃的話題。如今,當城市道路再次積水成河,市長怒了,在會上痛斥有關部門,甚至下了“交通不恢復,領導不得離開”的命令。愛之深,責之切,市長的怒斥傳遞出政府對于城市防汛排澇工作的重視,不過,要想真正告別“城市看海”,光靠市長怒斥是遠遠不夠的。
逢雨看海,有短時間雨量集中的天氣因素,但天災的背后也有人禍,暴露出城市排水能力不足和設施建設滯后的問題。據介紹,武漢現有的基礎排水設施是按照一年一遇的降雨強度標準設計的。在經歷年年看海之后,當地政府先后投入大量的資金改造現有的排水設施,但真金白銀的投入,似乎有打水漂的嫌疑。
2013年6月的武漢市防汛會議上,武漢市水務局承諾,投資130億加強排水管網建設和清淤疏浚,利用3年時間告別看海——“日降雨200毫米以內、小時降雨50毫米以內,中心城區城市功能基本不受漬水影響。”然而,三年后的今天,有關部門言之鑿鑿的承諾儼然成了空頭支票。據氣象部門統計,1日當天,武漢城區高降雨量達到120毫米,雨勢猛的地區1小時降雨量40毫米,兩項數據都沒有超過當年有關部門承諾的標準,卻依舊未能擺脫看海的宿命。
不只是武漢,眼下許多城市都陷入了“年年治澇年年澇”的怪圈。每年,地方財政都要投入幾十上百億用于排水系統改善,有關部門高調宣稱治理效果如何如何,消除了多少水浸點,但很快,一場暴雨就會將城市打回原形,然后等到下一年再向財政伸手要錢。都說“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”,那么有關部門有沒有將其作為良心工程去做?一次次的財政投入,究竟是否用到了刀刃上?
臺灣作家龍應臺曾寫到,“要評判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,只需等待一場暴雨侵襲,然后再到街頭上觀察。如果撐著傘溜達了一陣,發現褲腳雖濕卻不骯臟,交通雖慢卻不堵塞,街道雖滑卻不積水,就證明這座城市的管理水平肯定不低。”拿這樣的標準來衡量“看海”的城市,管理水平顯然是不合格的。“年年治澇年年澇”的背后,是職能部門的權責不對等,治理效果缺乏實質性的考核和問責。在《武漢市城市綜合管理考核標準》中,路面漬水被列為考評項目,“路面漬水1~2平方米記為1個問題,就要扣除0.5分,依此類推。”照此計算,僅此一項的分數扣完恐怕還遠遠不夠,相關部門和負責人有沒有受到問責,倘若“只考不核”又有什么意義?
告別“城市看海”非一朝一夕之功,公眾有耐心等待,但不能總被開空頭支票,讓人們的期望變成失望。城市管理者應給出治理的時間表和路線圖,更要立下軍令狀,將城市排水防澇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,用“治澇先治吏”倒逼有關部門盡職履責。
Pp雨水模塊,pp雨水蓄水模塊,景觀貯留透水池,雨水調節池,滲水槽系統,雨水積蓄系統,雨水儲存設施,調蓄排放系統,雨水蓄留槽,雨水入滲系統,模塊滲透溝,雨水調蓄設施,雨水控制系統。雨水滲透溝,雨水收留模塊,塑料儲水池,城市降雨調蓄池。塑料蓄水池,滲透排放一體化系統。